音乐口语游戏
当然,光有好的助听设备还不够。芬兰的研究人员说了,需要用音乐结合口语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。所以,对于言语康复期的听障宝贝们来说,音乐口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。
*属于小宝宝的音乐口语游戏
△律动音乐
播放或舒缓或动感的音乐,但要有很强的节奏感,抱着宝宝合着旋律一起前后、左右摇摆,如果宝宝可以自己站或走,也不妨扶或牵着宝宝的手一起摇摆,让宝宝感知旋律、节奏及肢体动作的结合感觉。
△探索乐器
让宝宝坐在高一点的地方,如高脚椅、桌子上等来探索乐器,这有助于他集中注意力,更容易感知。
小龄宝宝可以感知音色比较突出的简单乐器,比如拨浪鼓、沙锤、小手鼓、手摇铃铛、风铃等。感知过程中,除了触摸乐器的形状和质地,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摇、拍打、敲等动作,同时模仿乐器发出的“咚咚、沙沙、铛铛、铃铃、叮当、嗡”等声音。
△动物叫声
用简单的、常见的动物叫声来引导孩子聆听和模仿,无论是播放声音还是我们自己发出声音,都要简短、富有节奏感并不断重复,让孩子体会动物叫声的特点。
比如猫发出“喵喵”的叫声;狗发出“汪汪”的叫声;鸭子的叫声是“嘎嘎嘎”;羊的叫声是“咩咩咩”等。
△交通工具
我们可以找来不同的交通工具图片,比如小轿车、火车、船、公交车、自行车、飞机等,然后播放不同的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,比如小轿车发出的“嘀嘀嘀”喇叭声;火车发出的“呜呜呜”的汽笛声;自行车发出的“叮铃铃”车铃声等。通过不同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一一对应,引导孩子感知交通工具的声音。
*属于大宝宝的音乐口语游戏
大一点的小朋友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,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口语游戏训练时,更多地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。
△律动音乐
在随着音乐一起摇摆、舞动的过程中,要引导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一起舞动,大一点的孩子需要加入相对复杂的手脚和肢体动作。
比如,挥舞手臂、伸缩双臂和双脚、向左或向右转动、蹲下站起等。做动作的同时,建议加入身体部位的语言,比如拍拍双手、跺跺双脚等。
△探索乐器
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了。当他偏爱某种乐器或者表现出对某种乐器有兴趣时,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体验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它们。即便只是单纯的感受、摆弄,不需要专门学习,只要了解大概的演奏方式即可,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每种乐器的特点、音色和演奏方式。
这一阶段除了带孩子感知机构相对复杂的乐器外,可以从最初的拨浪鼓、沙锤、鼓铃、风铃、架子鼓、风琴等乐器开始。
△动物叫声
我们选择10种典型动物的叫声,穿插在一段音乐中进行随机播放,每次播放叫声时,和音乐之间有停顿和间隔,这个时候让孩子进行等待,聆听动物的叫声。听到后,你和孩子一起模仿,并抢答出这种叫声是属于哪种动物的。
△交通工具
·开起小汽车
和孩子一起在房间里开车,同时随机播放欢快或舒缓的音乐,让孩子根据音乐节奏或快或慢地“开车”,音乐声停下来时,孩子需要模仿汽车喇叭发出“嘀嘀”声。在这一过程中,让孩子对汽车产生认知,并对节奏的快慢进行辨听。
·骑单车
和孩子一起躺下来,抬起双腿,做空中蹬自行车的动作。同时播放音乐,根据音乐的节奏快慢来变化蹬车的动作。让孩子听从你的指令,如向左拐,向右转,前面有行人要按铃铛并发出“叮铃铃”的声音等,对音乐认知的同时,锻炼腿部力量及手腿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