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表明:音乐能支持听障儿童口语发展
来源:听觉视界 发布日期:2018-10-18 浏览次数:
有相当一部分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儿童或成人用户拒绝听音乐,因为听不了、听不懂、听不清。很多耳蜗用户在谈到听音乐这个问题时也表示:我几乎已经放弃聆听音乐。
是不是对听障人群来说,音乐可有可无呢?恰恰相反,音乐在言语康复、口语提升乃至听障人群的日常生活中,不可或缺。
 
近日,芬兰研究人员编制了一套利用音乐支持口语发展的国际使用指南。这部指南适用于听力障碍儿童的父母、幼儿教育工作者、教师、言语治疗师,同样也适用于听力障碍的儿童本人。
大脑研究人员明娜·霍蒂莱恩及其团队研究发现,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孩子对韵律的感知,比如节奏、音高变化以及口语。一位参与研究的专家表示:“这些技能让孩子的生活更轻松。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,聆听言语会减轻压力,与他人交流,吸收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也变得更加容易。”
霍蒂莱恩解释说:“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中使用音乐可以使所有儿童都受益,并保障语言障碍儿童的高质量学习权利。同时,在教学中使用音乐方法可以加强学习,这与最新的大脑研究结果是一致的。而音乐也给了每个孩子和年轻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,一个自我表达的渠道和被听到的机会。”
听先于说,这是言语康复的第一原则。佩戴助听器或耳蜗刚刚开机的孩子,第一步就要听,听各种各样的声音,音乐当然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聆听环节。
因而,我们不但不能剥夺孩子感知、聆听乃至欣赏音乐的权利,反而要多多采用音乐的方式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和情绪健康。
 
你的助听设备能听音乐吗?
助听器也好,人工耳蜗也罢,能聆听音乐理应是最基本的性能。而助听设备的通道、刺激速率、细节分辨率乃至声窗等等技术,都是支持孩子聆听音乐、学习声乐甚至演唱歌曲的重要技术参数,这些指标显然是越高越好。
*通道。通道负责让听音更立体、丰满、有层次。拿人工耳蜗来举例,最早的单通道耳蜗听到的只是嗡嗡的单调音。相应的,通道越多,听到的声音更接近自然声,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越强,更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同时演奏的声音、歌声以及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、音调。就像同一首曲子,用只有5个琴键的玩具木琴弹和用有88个琴键的钢琴弹出来,效果天差地别。
*刺激速率。刺激速率负责声音的精细处理。正常人需要的刺激速率高达十多万次/秒,刺激速率越高,声音被采集、合成并细节处理后更能保留原始信息,让声音更逼真、细腻,让听觉反应更敏锐、不延迟。这也是为什么各家耳蜗公司都在不断提升刺激速率的原因。
*细节分辨率。顾名思义,细节分辨率用来处理和还原声音的细节。就像手机像素,像素越高,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约高;又像我们的眼睛,同样是白色,眼睛却可以辨识出很多种差异细微的白色,这就是细节分辨率。听音也如是,高细节分辨率让声音听起来更真实,能感知更多的音调。聆听音乐时,当很多乐器一起演奏,当演唱者出现轻音、吞音、声调上的细节变化,高细节分辨率就能轻易感知到。
因而,听音乐的状态、欣赏音乐的水平、对音乐的感知程度,离不开助听设备的技术支持。想听音乐并不难,选择高技术、高性能的助听设备就能做到。
 
音乐口语游戏
当然,光有好的助听设备还不够。芬兰的研究人员说了,需要用音乐结合口语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。所以,对于言语康复期的听障宝贝们来说,音乐口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。
*属于小宝宝的音乐口语游戏
△律动音乐
播放或舒缓或动感的音乐,但要有很强的节奏感,抱着宝宝合着旋律一起前后、左右摇摆,如果宝宝可以自己站或走,也不妨扶或牵着宝宝的手一起摇摆,让宝宝感知旋律、节奏及肢体动作的结合感觉。
△探索乐器
让宝宝坐在高一点的地方,如高脚椅、桌子上等来探索乐器,这有助于他集中注意力,更容易感知。
小龄宝宝可以感知音色比较突出的简单乐器,比如拨浪鼓、沙锤、小手鼓、手摇铃铛、风铃等。感知过程中,除了触摸乐器的形状和质地,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摇、拍打、敲等动作,同时模仿乐器发出的“咚咚、沙沙、铛铛、铃铃、叮当、嗡”等声音。
△动物叫声
用简单的、常见的动物叫声来引导孩子聆听和模仿,无论是播放声音还是我们自己发出声音,都要简短、富有节奏感并不断重复,让孩子体会动物叫声的特点。
比如猫发出“喵喵”的叫声;狗发出“汪汪”的叫声;鸭子的叫声是“嘎嘎嘎”;羊的叫声是“咩咩咩”等。
△交通工具
我们可以找来不同的交通工具图片,比如小轿车、火车、船、公交车、自行车、飞机等,然后播放不同的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,比如小轿车发出的“嘀嘀嘀”喇叭声;火车发出的“呜呜呜”的汽笛声;自行车发出的“叮铃铃”车铃声等。通过不同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一一对应,引导孩子感知交通工具的声音。
 
*属于大宝宝的音乐口语游戏
大一点的小朋友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,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口语游戏训练时,更多地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。
△律动音乐
在随着音乐一起摇摆、舞动的过程中,要引导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一起舞动,大一点的孩子需要加入相对复杂的手脚和肢体动作。
比如,挥舞手臂、伸缩双臂和双脚、向左或向右转动、蹲下站起等。做动作的同时,建议加入身体部位的语言,比如拍拍双手、跺跺双脚等。
△探索乐器
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了。当他偏爱某种乐器或者表现出对某种乐器有兴趣时,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体验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它们。即便只是单纯的感受、摆弄,不需要专门学习,只要了解大概的演奏方式即可,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每种乐器的特点、音色和演奏方式。
这一阶段除了带孩子感知机构相对复杂的乐器外,可以从最初的拨浪鼓、沙锤、鼓铃、风铃、架子鼓、风琴等乐器开始。
△动物叫声
我们选择10种典型动物的叫声,穿插在一段音乐中进行随机播放,每次播放叫声时,和音乐之间有停顿和间隔,这个时候让孩子进行等待,聆听动物的叫声。听到后,你和孩子一起模仿,并抢答出这种叫声是属于哪种动物的。
△交通工具
·开起小汽车
和孩子一起在房间里开车,同时随机播放欢快或舒缓的音乐,让孩子根据音乐节奏或快或慢地“开车”,音乐声停下来时,孩子需要模仿汽车喇叭发出“嘀嘀”声。在这一过程中,让孩子对汽车产生认知,并对节奏的快慢进行辨听。
·骑单车
和孩子一起躺下来,抬起双腿,做空中蹬自行车的动作。同时播放音乐,根据音乐的节奏快慢来变化蹬车的动作。让孩子听从你的指令,如向左拐,向右转,前面有行人要按铃铛并发出“叮铃铃”的声音等,对音乐认知的同时,锻炼腿部力量及手腿配合。
发表评论:
还可以输入0/500字
验证码:
 

  • 评论回复:
    还可以输入0/500字
  • 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