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日,右耳突聋
2016年6月3日,我的右耳突聋。对这个日子记得如此清晰,是因为一觉醒来,我进入了无声世界,除了自己的耳鸣,什么也无法听到,世界从此安静下来。
说说我的经历吧。我一周多时得肺炎打过庆大霉素,大学时出现耳鸣,26岁以后听力开始下降,但正常交流未受到太大影响,后去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药物中毒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耳鸣。服用了一些药物,做过针灸治疗,然而听力仍在继续下降,慢慢开始影响工作和生活。2004年我的右耳戴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助听器,而左耳因听损较严重,需佩戴耳背机,考虑到美观,我就选择只是单耳配戴。之后右耳听力仍有下降,但下降不多。左耳因未戴助听器造成听力剥夺,10年后已几乎无听力。
再说回这次突聋前,我经历了一个多月比较繁忙的工作,身心俱疲。发病前两天,听力已有下降,当时还以为是忙得上火了,去医院扎了两天针灸,没想到很快就突聋了。
突聋当天,我去到本地一家三甲医院求诊,医生当即安排住院,开始药物治疗。3日后到北京301医院求诊,取药后回到本地医院继续治疗。输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,利多卡因、甲泼尼龙等药物,注射鼠神经成长因子,口服骨参片等药物,每日扎针灸。10天的第一个疗程结束,休息2天后测听,听力恢复了30分贝,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第二个疗程的治疗。但第二个疗程开始2天后,情况突转直下,听力又下降了20分贝,一直到第二疗程结束,听力未再明显提升:左耳达到118,右耳108,主治医生认为继续治疗意义不大,建议考虑耳蜗。抱着一丝希望,我再次到301医院求诊,戴朴主任下了和本地医生同样的结论。
选择耳蜗
从这时开始,我不得不考虑耳蜗了。但我一边在网上查找有关耳蜗的各种信息,一边仍不死心,除坚持继续针灸外,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中医求诊。而在听取中医耳科的建议,服用一阵中药后,听力并无改善,只是气血变好了。
家人建议我尽早做耳蜗,做的越早效果越好。我终于下定决心了。不过了解到的信息越多,我就越困惑,一个是对于耳蜗的选择,一个是做哪只耳朵。目前市场上的耳蜗产品主要有5家,3家进口耳蜗:澳大利亚科利耳,奥地利MEDEL,美国AB耳蜗;2家国产耳蜗:杭州诺尔康,上海力声特。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、性价比、售后服务和配件价格等因素,我最终选择了美国耳蜗的和美。
关于做哪只耳朵,由于右耳尚余一点听力,我自己实在拿不定主意,就到聋人在线发帖咨询,在苏文大哥和热心网友的建议下,我最终决定差耳做耳蜗手术,较好一侧佩戴助听器。戴上助听器,我终于听到了久违的声音,但由于高频损失严重,清晰度不好。不过我戴着新配的助听器还是满心高兴,因为终于回到有声世界了。
9月20日、21日,术前检查,为手术做准备
9月20日,我和家人赶到上海, 经迟放鲁教授面诊后,当天就做了各种检查,确定手术于22日进行。21日上午,我办理了五官科医院的住院手续,然后为手术备皮,剃去了术耳耳周约3、4厘米的头发,为方便术后护理,其他头发由护士给编成了小辫子,发型好奇特哦。由于是第二天10点手术,当晚10点以后就不能再进食、喝水了。
9月22日,手术
9月22日,我早早换好病号服,9点多,坐着轮椅被推进了手术室。进手术室时还没想起来应该紧张,就躺手术台上了。当麻醉师给我戴上面罩吸氧时,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,再一睁眼,就是头上蒙着厚厚的纱布出手术室了,当时还不到11点半。 所以,这么重要的事,我竟然没紧张。术后4个小时,可以进水了。术前很担心会出现的头晕、恶心的症状也没有出现,只是躺下时术耳侧会牵拉得很不舒服。当天晚上吃的流食,术后几天基本吃的都是流食、半流食。第三天开始去院内活动。我恢复得很快,于27号换药并办理了出院手续,那一刻心里想:啊,终于可以回家了。
10月25日,开机
10月25日,再次来到了上海,我的耳蜗要开机了,真是满满的兴奋和期待。当调机师将外机戴到我头上时,术耳忽然听到很多声音(没有电流通过的感觉)。调机师说测试音是由低频到高频每个频率由低到高的声音。测试过后,各种声音扑涌而来,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耳边“吱吱吱”的声音是说话声,凝神细听,才听出是调机师在和我说话。然后调机师就拍手、拍桌子,拍一下、两下、三下,让我试听。我又听到几个细小的声音,调机师又说了一遍,这次我听出来了,是我的名字,但是是一种很细、比较尖锐的声音,没有声调,也听不出男女,就像外国人说蹩脚的中国话。接下来调机师告诉我耳蜗上的模式开关和因量旋钮如何使用,声音要从小到大逐步适应等。我当时对个别字能听清,“大”和“小”两个字是清晰地听到了,自己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听清。调机师还说,你这个效果相当不错,前一天来开机的人没有你效果好。这句话我完全听懂了。
复诊
再次去医院,是戴着“新鲜”的耳蜗去复诊。我一路走,一路自言自语:苹果、香蕉、葡萄…基本上见什么说什么,感觉能清楚地听到自己说的话,比助听器效果好太多了,就是音调有点怪, 像唐山味的普通话。下午4点多从医院出来,我觉着听见的声音和语调有点接近正常声音了,看来耳蜗还蛮有学习能力的。于是我告诉自己,不着急,慢慢来。
回家以后,我开始自己坚持语训,借鉴网友们的语训方法,我主要是用孩子的点读机来练习,再配合听人民日报微信的新闻和夜读。用点读机听我感觉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好处,一是点读机的发音非常清楚,语速也不快;二是可以对照课本看,方便识别声音;三是可以自动地反复听,音量也能根据自已的情况调节,做家务时也可以边干边听,非常方便。
开机第2天
开机的第2天,我感觉有点找到音调了,但听到的每句话的声音都有两个,一个声音高而尖锐,一个声音粗而低沉。我去问了业务员顾姐,她说没关系,手术后时间短,组织还不稳定,以后就会好的。网友们也说是正常现象,我才放下心来。那天我拿出孩子的课本,跟着点读机听课文,先看着课本听,能分辨出来,听一遍后盲听,能听懂近一半。因为之前配助听器后听过几遍,对课文比较熟悉,所以听得好可能和这个也有关系。
我又去试着听各种声音,水流声是咝咝,小点的声音听着就是吱吱,大的声音听着是咚咚,听说话的声音比较粗,无法分辨男女,听着都像是男声。
开机第3天
开机第3天,听课文读音都有声调了,只是最后两个音会上扬到二声,听着还有点唐山味,而且男女声听着还是一律像男声,感觉音量也较小,就自己把音量调大了些。
开机第4天
开机第4天,继续听课文,四声很清楚了,句尾也不会拖调了,听课文时有时会听到那个尖的声音更清晰,听到的接近女声了。但晚上和群友们音频,男士们的声音听上去也是女声。后来听悦读里的文章,忽然就能分辨男声和女声了,《我永远是你的宝宝》主播是大白,忽然就听出来大白是男生,赶快又听了一篇《我妈的家教,是不向男人要东西》,这篇的主播,就明显是女生。
随后几天,我慢慢开始试着听歌。《爱江山更爱美人》是我比较熟悉的歌,能听懂歌词和旋律,但前奏听不懂。还听了首二胡民乐,完全听不懂。
11月2日,第一次戴着耳蜗独自出门
11月2日,我戴着自己的耳蜗克服了可能听不清的恐惧,第一次独自出去办事。我发现自己在安静环境下面对面能听懂大概80%,想着就算听不懂又怎样,我还有自己的必杀技——本和笔。所以,听障者有时最需要克服的不是和别人交流的障碍,而是来自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恐惧。过了几天,我戴着一蜗一助出门,这些日子老在家自己听语音练的效果就是公交报站都听懂了,火车站里别人拿扩音器喊的部分听懂了,个人直接和我说话也能听懂了,但人家两个人聊天的内容,我就只能听懂然后……然后……石家庄……看来还是要出门多练练听才行。建议大家也多出去听,多听多练,不要闭门造车。
不过,我已经觉着自已能听懂的越来越多,虽然对于重声听得不是特别清晰,但也比前几天要好。听歌也有进步了,中音的听得好,高音的听得差一些。
11月中旬,前往外地听培训
11月中旬,我去外地参加培训,对培训内容大概能听懂百分之六七十。大家和我说话,一多半也能听懂,但是几个人凑一块说话时,我听得还是不行。培训基地的绿化较好,那天我忽然听到了竹林里传来的啾啾的鸟叫声,乍听到这久违的声音啊,真是激动不已。晚上在房间休息,我又试着听歌, 能听出《爱江山更爱美人》的前奏了,但高音的歌还是听不好, 总感觉变调,尤其是腾格尔的。进步是手机通话基本没有问题了,一个月时的调机就是我自己和调机师预约的,去了后找不到地方,在马路边和对方打电话听得也比较清楚了。
开机一个多月,重返工作岗位
开机一个多月后,我重返了工作岗位。刚开始时,同事们和我交流还有些困难,面对面基本没问题,但距离稍远些就听不清楚; 听手机基本没有问题,但固话听得很不好,只能听懂大概一半,听得还不是很清楚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觉着自已的分辨率也在不断提升,到现在开机已经有3个多月的时间了,听到的各种声音已经非常接近突聋前的声音。虽然在嘈杂环境下我听得仍然不太好,但日常工作和生活已经可以轻松搞定了,一切都已经基本回到了原来的轨道。
最后再说两句题外话,在耳蜗群里时,有时大家会说***是秒懂,***不是秒懂。个人感觉是不是秒懂其实意义不大,没必要渲染什么秒懂不秒懂。开机就能正常交流的百里无一,大家所谓的秒懂只是开机当天能听懂简单对话,距离正常交流还很远,都需要后续坚持语训。过分强调秒懂,只会不必要地造成未植入者过高的期望,认为秒懂才是成功,不秒懂就不成功。其实,很多开机没有秒懂的植入者经过语训,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所以,真的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秒懂,不管秒懂不秒懂,都要坚持科学的语训。